以色列这次真是挺自夸的,大家都晓得,上个月巴基斯坦空军用我国买来的歼-10CE,把印度的阵风战机给打下来了,结果《今日以色列报》竟然出来放话,说这算是“以色列技术的胜利”。
他们这说辞吧,大概意思就是说:以色列当年把点航空工程技术卖给了中国,话说歼-10还借鉴了人家80年代那款“狮”式战机的鸭翼三角翼结构,这就等于抄了人家的设计。
说句实在话,以色列人这番话,说得真是没谱。
说白了,这两款飞机除了都带个鸭翼外,别的地方哪有一丁点儿像的?
歼-10算是中距耦合鸭翼设计,鸭翼和主翼隔得挺开,这样一来在超音速截击方面表现更好;“狮”式则采用近距耦合鸭翼,鸭翼几乎挨着主翼,更偏向低空对地打击任务。
主翼这块儿,歼-10直接上了大三角翼,这设计有利于高速时的飞行稳当不晃;“狮”式用的是后掠翼,后缘也做了后掠处理,结果出了点问题——跨音速段容易抖,实际试飞时,不少时候被发现操作起来不那么顺手。
进气道的设计区别那就更明显了:歼-10搭载的是DSI超音速无附面层隔道进气道,这玩法有助于减小雷达反射面积;而“狮”式就用的是固定式皮托管进气道,结果在高速上有点吃亏,表现没那么给力。
这两款飞机在性能上也差得蛮多的。“狮”式最快只能飞到1.85马赫,爬升速度每秒254米;动力系统有点拖后腿,搭载的PW1120发动机推力不咋地,推重比就0.44。
歼-10这家伙最快能飙到2.2马赫,爬升率随便就能突破每秒300米,性能本来就把“狮”甩了好几条街。早期配的AL-31FN发动机,后来用上涡扇-10B,推重比都狠得很,超0.9。飞控那块儿,两者压根儿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。
讲到最关键的,歼-10可是中国第一架用上全数字电传操纵的战斗机,飞起来全靠电脑实时修正那种静不稳定设计;反观“狮”式,还是用模拟电传,静不稳定裕度才10%到12%,试飞的时候控制律老出问题,动不动就失效。
这么说吧,上面那些只能说明歼-10确实更先进,不过接下来这个依据可就直接摆明了歼-10压根儿不可能照搬“狮”。甚至还能反过来质疑“狮”是不是参考了歼-10的设计!
歼-10的气动设计,其根子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歼-9工程,经历了将近一万次风洞测试。翻过来看“狮”这个项目,1980年才立项,1986年首飞,到1987年项目就画上句号了。有档案显示,直到1999年以色列提出“狮”式“先进空优型”的升级方案,这才打算把后掠翼换成三角翼、鸭翼也要往前挪——这样的改动,倒像是在学习1998年才首飞的歼-10原型。
这就是犹太人的精明之处,先模仿了你的飞机,回头还反手说你抄他们的。
有句话说得好,以色列死咬着歼-10是“狮”式的翻版,这其实是在当着美国人的面打脸。“狮”这玩意儿有差不多六成的零件都是美国厂家供的货,像PW1120发动机和那些复合材料啥的,全都得受《国际武器贸易条例》管着,想出口这类技术,得美国国会点头才行。再看看1996年台海那阵,美国不光对咱三通四流的机床说不,航空这块的交流压根儿全断了。这得多不把美国技术封锁这事儿当回事,才能硬说中国在美国最上心管控技术那会儿,还搞到了美方的高精尖玩意儿。
说到底,以色列抛出这样的谣言,归根结底就是心里头慌,感到不安。
“狮”式计划黄了以后,以色列其实已经没法独立造出自己的战斗机,现在只能对美制F-16I动动手脚做点升级。歼-10CE干掉阵风战机那会儿,以色列那边的媒体就开始借着技术的问题找存在感,想抢一点军贸圈的话语权,归根结底还是眼红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。
再说了,说中国抄袭,这早就成了西方的一种“政治正确”操作。2024年歼-35亮相那阵子,美国空军参谋长阿尔文还大言不惭地说“中国偷了F-35的技术”,结果一句实锤证据都拿不出来。
他们想怎么抹黑就怎么抹黑呗,就算嘴皮子再溜,也动摇不了事实本身。
配资网哪个,云南炒股配资,哪家证券公司最正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