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22日,福建漳州龙海区,锣鼓齐响,送喜报的队伍进了两户人家门——现役军人甘颖源、苏楠都拿到了“三等功”,喜报当场交给父母,家里热乎劲儿一下就上来了。
事实:甘颖源2020年入伍,属于海军陆战队。
解读:这支队伍就是“上岸能冲、下海也能打”的硬碰硬部队,平时练的就是又快又狠又准。
事实:他在2025年的预提指挥军士集训里,3次阶段考核第一、6次月考第一,综合成绩第一名结业,还被评为“优秀学员”。
解读:不是一次运气好,是次次都行,这说明他体能、技术、脑子三样都硬。
事实:归队后参加单位比武,拿了武装奔袭越障第三。
解读:这类比拼是“背着家当跑,还要翻障碍”,排名进前三,耐力和爆发力都靠谱。
事实:他曾随队去亚丁湾护航,获评“护航之星”。
解读:护航就是当海上保镖,护着我国商船走危险海域不被海盗骚扰。一般是一支“海上多面手”这样的大家伙带队,再配上几艘战船和一艘“海上加油车”,靠“千里眼”盯远方、用无线电喊话,有情况就靠小队登船检查,必要时用“远程精确打击武器”说话,讲究快准稳。
事实:他在2021年的岗位练兵比武,自动步枪打固定目标拿第三,定向越野拿第二;2023年国庆运动会,4×100米冠军、“单杠一练习”等两个项目亚军。
解读:枪能打中、腿能跑快、杠上还不含糊,这就是综合素质扎实,换哪项都不拖后腿。
事实:另一位拿喜报的是苏楠,已在西藏当兵9年,长期待在高海拔地区。
解读:高原缺氧、天冷风大,平地跑一公里在高原像跑三公里,能坚持九年,说明他的心肺、意志都扛得住。
事实:家属说孩子从不说苦,但大家都知道高原不容易。
解读:不叫苦不是不苦,是咬着牙往前走。这类兵每天要巡逻、值哨、抢险,冬天手套也挡不住刺骨的冷,吸气像用细管子喘。
事实:龙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把喜报敲锣打鼓送到家,还说要继续做好军属优待帮扶。
解读:不是只送一张红纸,而是后续常来常往,有困难能找人,家里真正感到暖。
事实:时间线清楚——甘颖源2020年入伍,2021年练兵获奖,2023年校运会出成绩,2025年集训拿第一;10月22日喜报入门。
解读:一步步攒下的硬成绩,喜报不是天上掉的,是年年累出来的。
猜测(明确是猜测):在亚丁湾护航时,甘颖源可能干过随舰小队的登临检查,登上可疑船只核查人员和货物;因为这活儿需要胆量、纪律和耐力。
猜测(明确是猜测):苏楠所在点位很可能在海拔四千米以上,他的常态任务可能包含长距离巡逻和设备守护,既要抗寒,又要盯时间。
事实:家门口的锣鼓和红喜报,是部队、地方一起给军人家庭的“真心实意”。
解读:让父母和邻里看得到、摸得着,孩子在远方流的汗没白流,家里脸上更有光。
如果把镜头拉近到当兵的日常:夜里高原的哨点,风像刀子,苏楠把围巾往上提一提,再看一眼手机里家里人拿着喜报的照片;海上值更的甲板,甘颖源背靠舷墙,听耳机里指挥员的声音,手边是随时能用的装备,心里想着家里那一声“骄傲”。你如果是家长,孩子说想去海上当“保镖”,还是去高原当“哨兵”,你更支持哪一个?为啥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。
配资网哪个,云南炒股配资,哪家证券公司最正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